|
|
![]() |

安全标准是消费物联网的必备条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起来,物联网(IoT)遭受安全威胁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这使得全球各地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都重视起来,开始采取诸如网络安全立法等行动来保护消费者,同时也激励制造商优先考虑网络安全。最近,分析机构Omdia的调研结果也证明了市场对物联网设备安全性的刚需:有84%的消费者表示,产品安全性是做出购买决定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www.eefocus.com/, Nov. 09, 2023 –
例如,2022年欧盟就发布了网络安全相关的法案,旨在加强欧洲的网络安全立法。欧盟委员会主席表示:"如果一切事物都是互联的,那么一切都可能被黑客攻击。"也就是说,联网设备越多,我们越容易遭受网络攻击。考虑到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性,这无疑让人担忧。
新的立法旨在为所有联网设备制定通用的网络安全标准。对于已出台的与物联网设备相关的安全标准来说,新立法将进一步提供支持。
每当新技术出现时,安全和保障立法当然也必须跟上,任何推迟都可能使消费者面临更高的风险。例如,英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于1958年开通,但在发生了一系列致命车祸后,直到1965年才规定了限速。
同样地,对于当今的物联网市场来说,有必要加强相关的安全标准。这将降低消费者及其财产因恶意黑客攻击或网络犯罪活动而面临的威胁。
安全问题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他们购买的物联网产品已经内置有安全功能,无需对现代家居中越来越常见的功能如语音助手、智能照明或安全摄像头等进行设置或后续配置。然而,事实未必如此。许多人认为:既然没必要担心传统的电视或冰箱的安全性,那么使用新款智能扬声器时,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行动呢?
虽然行业联盟和政府机构已经发布了各种指引和网络安全标准,对最低安全级别做出了规定,但并非所有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都执行了这些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听到智能家电、医疗设备和婴儿监控摄像头被黑客攻击,人们的隐私被侵犯、数据被窃取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由于物联网行业在安全自律方面行动不够迅速,世界各地政府不得不介入,以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据研究人员估计,40.8%的智能家居中至少有一个设备易受攻击,而这是2019年的数据,毫无疑问,该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点击阅读更多